——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是什么让我们爱上教师这个职业?是什么让我们受人尊敬?是什么让我们有不懈钻研的激情?——是爱!一份对学生最朴素、最持久的爱!正是这份最朴素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正是这份最持久的爱,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
27年来,她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
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不是挂在嘴边、写进论文的话语,而是应该用实际行动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多年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坚持因人施教;为了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我坚持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坚持与学生商讨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职业”的人民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当然,教师对于学生的爱还源于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仅仅是形式;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无法真正的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因此,我认为:教育必须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守望三尺讲台,是因为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让我一路走来,风雨无阻;是因为对学生源于责任的“爱”,让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勇于担当!
淹城初级中学 姜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