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身
武进中医院 卞小芳
立春(今年是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还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马上除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回升,但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此时人体犹如刚发芽的幼苗,气血从内向外走,毛孔也逐步开放。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发散,以致产生“阳气郁结”的现象,表现出咽喉干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所以立春后,我们应该采用一些方法来帮助体内阳气发散,防止内热产生。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包括以下几点:一、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外邪犯肺之路。
此外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适当地吃一些能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等生发性的食物,有利于肝气疏泄。春季最常见的生发性食物莫过于芽菜和韭菜了。常见的芽菜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发即发散,陈是陈旧之意。《黄帝内经》把植物发芽的状态叫做发陈,是因为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体阳气发散不出,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发散。芽菜的正确吃法以凉拌、煮汤为佳,这些吃法最能体现它幼嫩、爽口的特点。绿豆芽和黄豆芽性寒凉,在做芽菜的时候,可适量放一些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如姜丝以中和其寒性。而绿豆芽寒性更重,易伤胃气,脾胃虚寒和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不要多吃。而香椿芽最好先用沸水焯烫5分钟再凉拌。香椿不宜过多食用,否则易诱使痼疾复发,慢性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韭菜也属于生发食物。韭菜辛温补阳,有发汗解表、补肝阳的功能。如韭菜炒鸡蛋可补肝肾、益气血,韭菜与猪肝共炒,气血不足者可以多吃。韭菜虽好,也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用。易上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也不宜食用。体内阴虚有热和患有眼病、疮疡的人会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韭菜。
春季可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由于青色主肝,可多吃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以滋阴润燥、舒肝养血。春季不要多吃油腻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锻炼,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之气疏散,减少疾病发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做好各种防护工作。风大时尽量减少外出。平时应随气温变化添减衣物,减衣时不要减得过多过快。到室外活动尤其是晨练时,出汗后不要立即脱衣,以免邪风突然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