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争做“学校好教师、家庭好成员、
社会好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为积极响应武进区教育局、武进区教育工会关于开展争做“学校好教师、家庭好成员、社会好公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淹城初级中学工会决定在“三讲三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争做“学校好教师、家庭好成员、社会好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有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法规、政策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师德、师能、师风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房志清
副组长:吴英娟、孙华、姜惠明、沈小国、何伟明、王建伟
成 员:何爱方、殷亚东、徐勇、姜北平、顾彩英、陈小兵
三、活动目标
1.在突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建设同时,全面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以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创新师德考评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和提升。
3.以推进教师文化建设和创先争优为抓手,深化师德建设内涵,丰富师德建设载体,大力倡导教师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做行业的标兵、文明的使者和社会的楷模,进一步提升教育形象和行风水平。
四、活动内容
1.做“学校好教师”
要求教师牢固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坚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教书育人;切实强化师德建设,坚持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举止、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等各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持续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学习、思考、实践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素养等。
2.做“家庭好成员”
要求教师在家做孝顺的子女,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尽好赡养老人的义务,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关心支持,形成尽孝的合力;要努力做好称职的父母,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做孩子成长成才的榜样;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相互关心、体贴、理解与支持。
3.做“社会好公民”
要求教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做社会文明的使者。在网络上要做理性的网民,全面辩证发表意见,为社会舆论增添正能量;在邻里间做和谐的促进者,做到自尊自重自爱,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在路上要做文明的司机和行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安全出行等。
五、活动安排
1、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师行规范,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深刻
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统
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师德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
基础。
2、继续落实建立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讨论活动,配合深入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3、开展师德建设各种活动,把师德建设深入全体教师,使每位教职工结合自己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积极投入,面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征求师德师风意见,联系实际,边学边改,边想边改,切实把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搞得扎扎实实。
4、对学困生、贫困生等弱势群体实行定人帮扶,从心灵上关爱,学习上帮助,经济上资助,生活上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圆满完成学业。
六、具体做法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宣传栏、学校网络的宣传舆论作用,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典型重点宣传,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通过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师德、师能、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2、认真学习,纠查整改。
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网上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学校主办一期师德建设学习专栏。学习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笔记、有心得、有启示,并结合实际组织教师以工会组为单位开展广泛的学习交流。
学习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及高尚情操,学习常州大学
紧密结合《常州市武进区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行政处分办法》,深入开展一次师德大讨论、大排查活动。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前我区教育系统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面向学生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通过自查自纠、师德沙龙、谈心活动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3、师徒结对,促进成长。
结合我校的老带新制度,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年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交流、帮带机制,开展拜师活动,使老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和“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等传统美德得以承袭,通过强化老教师的师德影响和业务指导,促使年轻教师尽早成熟成才。对帮带教师建立专项档案,全面掌握帮带效果。
4、师生恳谈,帮扶结对。
根据我校情况,采用主题班会、学生家长会、家校联系等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组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恳谈交流会,同时,每一位教师申报帮助至少一位困难学生,对他进行学业指导及心理咨询,真正做到从心灵上关爱他,学子上帮助他,经济上资助他,生活上照顾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 建立制度,常态管理。
学校把师德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政治学习等专门时间,切实保证教师师德学习教育,做到师德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考核,建立教师师德档案,作为教师晋级、职称评聘、优秀教师评选、干部培养等重要依据。
教师师德考评考核工作邀请一定数量的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定期开展“开门评教”活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对存在严重师德问题并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学校,学校及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当年的评先评优活动。
6、定期总结,表彰先进。
为宣传师德典型和在教育工作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的先进个人,或集体,以点带面,推动我校师德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我校将在本次师德师风活动开展情况基础上,评选表彰优秀师德师风作品;做好师德建设宣传活动。开展向身边的“优秀教师集体、优秀教师”学习活动,通过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舆论工具,及时宣传校内外师德建设动态,重点宣传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事迹,努力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潜心育人,乐于奉献,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每年教师节前夕,评选一批“学校好教师、家庭好成员、社会好公民”的三好教师,并对他们进行表彰,通过表彰先进,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