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运动损伤的原因
同学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除了注意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外,还要考虑自身的发育情况和原有的锻炼基础。对于一些高难及危险动作不可简单效仿他人,更不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鲁莽从事,否则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仅给身体带来痛苦,还会对以后的体育锻炼造成害怕心理,产生逃避念头。同学们在体育锻炼中,发生率较高的是肌肉拉伤,其次是腰及关节扭伤和骨折。
发生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思想认识不足,同学们在锻炼时,思想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做些力所不及的动作,而老师忽视了必要的安全教育,这是造成损伤的直接原因。
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及生理机能尚未达到活动所需要的状态。在运动前如果不做必要的准备活动,特别是冬季,关节、肌肉和韧带都处于僵直状态,身体、生理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动作过猛或粗暴或突然用力,都会引起损伤。再一个是疲劳过度,使肌肉机能降低,力量减弱,全身协调性下降。再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技术或姿势不正确,同学们如果学到体育运动的新项目,基本技能未掌握是发生损伤的常见原因。如投掷项目易损伤肩部。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因单杠、双杠、排球栏等不稳固而造成受伤。场地不平或太光滑及高温、严寒、风沙太大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在体育锻炼中,预防运动损伤,对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A.保持对体育锻炼的饱满情绪。一个人的情绪活动与各器官的工作能力有密切关系的,能改善各器官的物质代谢水平,因此保持饱满的锻炼热情能预防损伤的发生。俗话说“乐此不疲”是有道理的。
B.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运动,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韧性练习,避免局部负担过重。加强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经常进行腰部按摩,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运动结束时认真做好整理活动。
C.认真学习并掌握每项锻炼活动的技术动作。
D.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场地的平坦及周围无明显障碍物。
E.对容易发生损伤的项目或没有把握完成的动作,一定要认真做好保护工作。特别是做高难动作时要有人在旁保护。
F.运动后做局部和全身的按摩,有条件时可洗热水澡。
G.注意营养补充。
H.着装要符合要求。参加体育锻炼时,要穿轻便、合体的运动装,要穿软底鞋。不要戴别针,口袋里不要放小刀和其他坚硬物体。
要点:
1.剧烈活动要注意什么呢?
人体在剧烈活动后,自主神经系统由紧张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剧烈运动后立即坐下或躺下,下肢中止循环辅助泵的功能,而心脏仍将大量血液送到下肢,就会使下肢瘀血肿胀,而脑部及身体其它部分缺血,容易发生“重力性休克”。
2.业余体育训练。
是利用课余时间对有一定体育特长或爱好的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训练。组织形式有少年业余体校、学校运动队、体育特长班、竞技学校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培养竞技运动的后备人才。
3.运动服装。
应着符合运动项目要求的运动服、鞋,有利于发挥潜力、提高成绩和防止运动创伤。不随身携带笔、小刀等硬、尖物,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运动后应立即更换潮湿的衣服,擦干汗水。冬天,在运动间歇时,要注意添衣保暖。
4.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锻炼。
阳光中有一种红外线在夏天格外强烈,人体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它将会透过毛发、皮肤、骨骼而辐射到脑膜和脑细胞中去,容易使大脑发生病变,也会导致类似中暑的症状。因此,夏天进行体育锻炼,最好安排在早晨和下午四时以后进行,而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5.月经期间不参加剧烈活动。
来月经虽是健康女子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在行经期间整个身体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不仅生殖器官要发生一系列改变,身体的应急能力也比较低下,反应比较迟钝,处于疲劳状态,如果这时再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打球、长跑或游泳等,不但得不到运动的效果,达不到锻炼身体和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反而对身体健康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