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是“AIDS”,是由一种名叫HIV的病毒引起的疾病。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很难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反过来专门破坏人体用于抗御疾病侵袭的免疫细胞,最后身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全面崩溃,引起各种恶性肿瘤、真菌和霉菌感染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病人最后死于感染和衰竭。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全世界累计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仅2001年全世界就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0万人。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后,到200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3万多人,艾滋病患者1600例。但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际人数已超过40万人。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人在感染了HIV病毒后,在7~10年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所以,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浅吻、游泳、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也不会以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性接触传播:同性恋和淫乱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2.血液传播:如静脉注射吸毒、输血、使用血制品等。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妊娠、分娩、哺乳时,都会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三)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主要预防措施是:
A.遵守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行为。
B.不卖淫、不嫖娼,杜绝此类危险行为。
C.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D.不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
E.不共用牙刷、剃须刀。
F.不到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去打针、拔牙、针灸或做手术。
G.避免在日常救护工作时沾上伤者的血液。
H.患有性病后应及早治疗,否则,已存在的病灶会增加艾滋病传播的危险。
要点:
1.艾滋病。
它的英文是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其缩写为AIDS,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毒感染所致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使感染者变得虚弱,无法抵御各种微生物、寄生虫感染和癌症的侵袭,最终死于各种继发性疾病。
2.艾滋病的“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的最初几周中,病毒在体内繁殖得很快,并刺激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一个人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3个月的时间,平均约45天,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
3.艾滋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这一时期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平均5~10年。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患者本身免疫功能;HIV的种类、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人体感染HIV后的营养、健康状态等等。
4.“艾滋病恐惧症”我们要采取什么措施?
(1)学习HIV/AIDS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2)增强预防HIV/AIDS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制止对AIDS病人及HIV感染者的歧视行为。
5.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避免性乱、不搞卖淫、嫖娼;不吸毒、不用未经过检验的血制品、不共用牙刷、剃须刀;避免在日常工作时沾上伤者的血液;根据国外经验使用避孕套确有保护被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