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生态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传播保护环境、珍爱资源的思想;培养学生追求健康生态和生活的行动意识。
2、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他们的观察、体验、思考和创造能力。
3、开展当地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培训与座谈交流,输送先进的生态观念、环境教育思想和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
4、走访教师、学生、农民家庭,了解当地教育教学的实施、生态建设、贫困状态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二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需求准备教具包括:环境教育展板、生态图片、环保书籍与宣传挂图、游戏绳道具,可能携带的赠与校方的小纪念品和捐献的书本文具。
三 教学行程时间
2009年9月8日(周一)——9月10日(周三)
四 教案规划实施
9月8日(周一)上午 淹城初级中学 教师培训
主题:关注生态 善待环境 和谐发展——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时间:8:30 — 11:30
内容:环境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方法,经验交流。
方法:讲解、图片展示、座谈分享。
9月8日(周一)下午 淹城初级中学 室内课
讲题:关爱自然、善待环境
内容:讲解环境与生态的概念与知识。在美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里学习、生活和成长,就要懂得关爱自然、善待环境的道理,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求美向善、积极行动的健康环境意识。
方法:提问、头脑风暴、图片展示、绘图描述等。
9月9日(周二)上午 淹城初级中学 室内课
讲题: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
内容:讲解环境与保护的概念和知识,向学生做身边环境问题的课堂小调查,辅导学生分组总结和归纳整理。
方法:笔答调查问卷、讲解、分组讨论。
9月9日(周二)下午 淹城初级中学 室外课
讲题:学做生态环境游戏 讲课教师:汉 涛 (60分钟)
内容:通过识别动物生态图片和做“栖息地”、“指鼻子”等环境游戏,巩固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家乡生活常识。了解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和生存环境,开阔视野,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善待自然万物的意识。
方法:看图片、提问、引导、游戏模拟演示等。
9月10日(周三)上午 淹城初级中学 室内课
课题:为学校制定《校园绿色文明公约》 (50分钟)
内容: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出本校的《校园绿色文明公约》遵照执行。
方法:正反思维、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总结确定。
9月10日(周三)下午 淹城初级中学 室外公共课
课题:学唱励志歌曲 了解环保知识 (60分钟)
内容:教唱有环境保护知识和信息的励志歌曲《小草》,答谢福和学校师生的配合。
方法:全体学唱,期间穿插志愿教师们的现场感言谢语。
9月11日,结束本次绿色希望行动的全部教学与培训任务,开始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