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贾云霞
摘要:把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信息技术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 网络
地理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信息技术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通过教学尝试,本人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下面我以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来论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一 信息技术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
1在学习《青藏高原》时,播放韩红演唱的《青藏高原》,由高亢激扬的歌声导入到新课的学习。这样导入激起了学生渴望了解青藏高原、探密青藏高原兴趣。
2 相关图片导入
a景观图片 在学习《北京》时,我找了许多北京典型的图片,边展现边解说。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首都北京》。这样导入新课,不仅突出了教材重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b特产图片 展现新疆的葡萄干和哈密瓜,因为不少学生品尝过新疆的葡萄干和哈密瓜,但甘甜的原因却鲜为人知。启发学生说出这些特产的味道,再追究其甜无比的原因,这样就极自然地导入了《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新疆》一课的学习。
c新闻图片 展现干旱、洪涝的新闻图片导入《中国降水的分布》。
d世界名人图片 展现普京的相关新闻图片导入《俄罗斯》的教学、展现乔丹、布什等导入《美国》的教学。
3古诗词flash动画导入
播放“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flash。问学生这首诗是谁写的?描写了哪条河的景色?以此,导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教学。
4视频导入
a剪辑的新闻视频导入 我剪辑了一些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视频,为什么会发生伊拉克战争?由伊拉克战争导入《中东的教学》。
b剪辑的电影片段导入 在《巴西》一节的新课前我播放了从《冲出亚马孙》中剪辑的关于热带雨林的片段,而学生相当部分看过了这部电影,一眼就看出视频片段来自《冲出亚马孙》。对于巴西也充满了了解的渴望。
c其他影片剪辑导入 在极地地区前播放了有关我国对南极、北冰洋的科学考察视频片段,学生对这些冰雪覆盖的神秘地区充满了好奇,自然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很多的内容单靠详实的语言、几幅挂图、几个静态的模型是很难表达的。学生反映地理内容抽象而枯燥,学习兴趣低。如何让这些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呢?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就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消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则为地理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资料、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点击相关网站,键入关键词,瞬息之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提供的信息置于眼前。例如讲解澳大利亚特有生物时,只要在教师提供的扩展学习内容中点击相关内容或收索引擎中输入澳洲生物两个字,按回车键,几秒钟后关于鸵鸟、考拉、鸭嘴兽等生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动画等信息就出现在屏幕上。丰富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微观的、抽象的内容宏观化、具体化。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易于掌握。
三 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美丽的景色,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还能借图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地理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地理教材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配以相应的图片、乐曲,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所讲述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例如,我在讲述“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河流”时,先播放《歌唱中国》这首歌的 MTV,让学生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相辉映中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领略到祖国壮丽山河的画面、铿锵的歌词、激昂的旋律所表达的无比自豪之情,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比热爱。然后对学生说:“你们想详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形和河流吗?”此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然后,向学生展示我国五种地表形态,及长江、黄河等河流。使学生对我国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的交错分布及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一目了然。从而激发起他们为祖国多彩的地形、地貌而感到骄傲,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达到借景生情的目的,真正的做到寓教育与教学之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信息技术为开展地理的第二课堂提供了多样的形式
地理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传统的第二课堂往往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生物有关的集体实践活动。它经常受到天气、人数、资金等条件的制约。网络资源则为地理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形式。例如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誉,是世界人均占有羊只头数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世界第一,可澳大利亚本来是没有一只羊,学生就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探讨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写出地理探究小报告;又如2000年澳大利亚成功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使人们认识了澳大利亚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悉尼奥运会优美的环境,深深打动了正在积极筹办奥运会的中国人。与悉尼相比,中国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在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优势和不足?学生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制作地理电子报、网页、编写地理小论文、设计方案等,并在网上进行传阅、交流和评价。通过网络资源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节约时间,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丰富了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活动的范围,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人与世界的距离。
信息技术进入地理课堂意义深远的,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该敢于探索。我通过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网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也为今后的地理教学指出了一条探究之路。只要在教学中本着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态度,在网络教学的探索中基于网络而又超越网络,就能真正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突破。
参考文献: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