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论文>>文章内容
电教媒体——灵活教学的手段
发布时间:2015-06-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英

 

电教媒体——灵活教学的手段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蒋雯

摘要课堂改革的空气,已经弥漫了整个语文教学的空间,网络信息化奏出的新鲜且具有极大诱惑力的音符,也已经让每个人的耳旁从此难以宁静了。本文就此时代背景分别按五个块面来陈述并分析了当今网络媒体的必要性和作用。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电教媒体这一网络教学在自主创新新改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关键词:电教媒体 兴趣 知识 建构 资源 容量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知识信息、经济信息正走向网络化、全球化,东西方一体化,中国的教育必须与世界接轨,我们必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教育的挑战。随着我国各方面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现代媒体技术也在我们语文教学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传播具有独特的创新作用,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新鲜感、生动感和时代感的空间,打破了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课堂中单纯的知识灌输也将成为“明日黄花”。信息技术通过闪烁、游动线条等各种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形式编排,把单调的文字变成具体化、形象化,使“黑白”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同时更使学生学习的激情得以绽放。下面就多媒体的应用实效,浅谈一下它的几点作用:

一、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所谓激情是一种因爱而产生的感情,它是在学习枯燥的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同时也是从绝望中寻找持久的精神力量。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于是便越学越枯燥乏味,此症结的根源在于他们忽略了激情在学习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作用,而要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是新教材运用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借助媒体技术可以突出表现新课程改革之下的教材的图文并茂,活泼新颖的特点,使学生在生动象中、人机交互的教育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如老师把中国诗歌传统语文转化为形象化图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就是一幅广漠辽远而略显孤寂的美术构图吗?当语言经过我们的心灵的过滤转化为视觉听觉信息时,我们所能感悟到的就不仅仅是它原来的语言之美了。再如,我们让学生学习《雷雨》时,首先是让学生观看通过多媒体制作的图景:惊雷响起,闪电划破浓云密布的天空,大雨倾盆而下,雷声,风声,雨声响彻在天地之间……似乎这雷声闪电也要将所有都吞噬了一样。于是从屏幕中间闪现出了本文的题目;雷雨。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惊,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进入文本,走进了现场。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一课时,选用多媒体,将长沙的岳麓山的深秋景色、表现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的电影镜头和他晚年在长江游泳的照片,以及雄鹰、游鱼、浪飞舟等或静或动的画面进行有机结合,并配以多种音响,营造很好的教学氛围,课上得生动活泼,旧教材上费尽口舌,晦涩难懂的东西,学生一目了然,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从而直接导入课文内容,成功媒体作用能够达到如巴班斯所说的“耗费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收到最佳的目的。”

二、          运用媒体,提供信息资源,协作语文学习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电教媒体网络教学的功能,选用或制作恰当的课件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讨知识大的过程。计算机网络把多个终端连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每台机都可以完全使用另一台或多台机的磁盘、协同伙伴等形式,最后相互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问题得出较为全面的科学认识。这样的协作是语文教学,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观点、建议并与其他同学能随时交流、同时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吸纳或认同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有异议的地方坦率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屏幕时时监看学生的上课过程,可以让学生共享自己的屏幕信息。通过一系列方式,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合作与交流,甚至可以与其他兄弟学校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设计TORF的点触摸区。学生直接了解到其他校友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情绪自然高涨,激情油然而生,从而也体验了学习成功的愉快。

三、        运用媒体,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知识的意义建构

语文学习中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必须做到四个层次:首先是表层建构,即凭借积累或工具书,理解语句段的意思;其次是深层建构,即领会语意,联系背景上下文,人物身份,领会文章句子语言的含义,明白为什么写和为什么说;第三是审美建构,即体会语言表达及运用上的好处,明白怎么写和怎么说,欣赏其语言技术与特色。第四是能力建构,即综合上述三个层次的所说,激起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形成良好的表达感觉和信心,达到能说能写的境界。

而上述四个语文知识意义建构的完成,是离不开信息完备和充分的学习语境的。多媒体能把大容量多形式思维语文资源综合起来,展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认识。通过查询交流充分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优化学生语言知识的建构作用。

四、          运用媒体,扩展语文教材资源

除了让教师使用新教材教科书外,还应包括各种媒体教学图片、音像资料、软件、配套读物。积极开发利用广播系统,编制专题语文节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方式、进度等建立网页,开办语文网报,用上语文开展网上讨论,去自己糟粕,取别人精华。学生在网上可以查找资料,直抵“黄龙府”,网络充当了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还可以直接邀请老师通过网络交流来参与,请其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资源便大大超过了原来老师仅有的那么一点。学生的学习激情便会大涨,这样的激情变成了学习语文的巨大动力。

多媒体具有作业导航的功能,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由学生自己操作调节和控制学生的进度和步子,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这样应避免了原来的满堂灌,也正充分体现了教育上的“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达到了培优补差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也越来越高涨,能够发现自我弱点,学习进一步得到提高。

五、          运用媒体,扩大容量地,强化要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加知识密度,节省课堂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在课堂上常为大量的板书所累,如古文里的文学常识,特殊句式,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原来“少慢差费”的弊端很明显,而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色彩、字体闪烁技术改善这种状态,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密度,还必然加快学习的进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了学习的重点,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课堂改革的空气,已经弥漫了整个语文教学的空间,网络信息化奏出的新鲜且具有极大诱惑力的音符,也已经让每个人的耳旁从此难以宁静了。网络媒体作用能够使我们语文激情燃烧起来,飞扬了语文的个性。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广大的青年教师,“好船还需好舵手”,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电教媒体这一网络教学在自主创新新改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信息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3687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4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