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党工建设>>工会工作>>师德师能>>文章内容
“心中的你”弘扬师德笔会征文稿获奖作品二
发布时间:2015-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何爱方

 

师爱无痕   润物无声
淹城初级中学何爱方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育正是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不露痕迹。
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的她的翅膀早已给了她的学生。这就是她——陈英老师,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她把满腔的热血献给她所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一、智慧管理,育人无声
王某是班级一位总也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每天都要让老师、家长耳提面命一番,他自己也很想改好,但坚持不了10分钟便又会向自己的缺点缴械投降了。一天上课之前,数学课代表告诉陈老师,王某抄作业了,陈老师忍不住埋怨了他一番,虽然他很沉默,但从他的眼睛里陈老师读出了自己的失败,也许千篇一律的说教已使他具有了超强的抵抗力,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感觉茫然。
班会课的铃声响起,一位同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某风景区的事故多发地段曾张贴过“此处危险,谨慎驾驶”、“严禁超车”的警示性标语,但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后来又换作“在此路段死亡的人数已逾百人”、“离此地最近的医院有50公里”的恐吓性标语,让人读来生畏,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与风景区的环境极不相称,令人生厌;最后换成“您的家人正等待您回家共进晚餐”、“您的母亲正在等待您的拥抱”等让人感觉既亲切又有深意的标语后,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学生讲完了,陈老师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先请同学思考为什么最后一次标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同学们真聪明,七嘴八舌说开了:对“严禁”、“不准”等字眼,人们基本处于麻木状态,所以没有多大效果;粗暴的、狠毒的标语,虽然令人生畏但同时也会令人生厌;最后一次标语最能打动人的心灵,所以人们易于接受。陈老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见解,说第三次修改其实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随即话题一转,说起王某今天的错误,请教同学该如何规劝。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王某也被这一问羞得脸通红,又似乎在期待着同学们的发言。同学们开始发言了,有的说“你再给班级丢脸,我们就不理你了!”典型的小孩式恐吓,招来了一阵笑声;有的说“作业是对你平时所学的巩固,抄作业无异于自欺欺人!”师长式教诲的再现,王某早已司空见惯。瞧,他的嘴角掠过一丝不以为然。这时陈老师启发学生,王某曾有一次在周记中写道,母亲病了他陪母亲看病,可见他是一个很孝顺、重情义的人。同学们恍然大悟,一个颇有文采的同学说:“XX,你不想让你妈妈的头上再添一根白发吧?你不想让你妈妈的眼神里再添一丝忧伤吧?请不要再让你的妈妈为你操心了,好吗?”一个平素与他交情很好的同学说:“XX,咱俩可是哥们,你经常犯错,我也惭愧啊。”这两个同学的话显然对他发挥了作用,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陈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智慧,并告诉他们对待犯错误的同学,冷漠、放弃只会令他更远地脱离大部队,强硬的语言或做法则会激起他强烈的逆反意识,采取能触动他心灵的教育方式,给予他真诚的帮助才会让他少犯错误。
当然,教无定法,符合实际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有效果的方式就是好方式:有时需要用激励、褒扬去鼓动;有时需要旁敲侧击去试探;有时要故意保持缄默或忽视他的存在,以促使其进行自我反省;有时需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感觉老师与他情投意合;有时要捕捉身边的人与事,深入浅出地给他讲道理……一个充满智慧的管理者,总是会有许多有效的好方法。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陈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 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心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她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她最好的荣誉证书。
在教育学生时,她常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她认为:她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当她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没有指手画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
劳动的全过程……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她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她的心灵,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她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她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严慈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她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她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她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她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她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她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四、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 “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五、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她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于是,她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成绩突出。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她以无悔而充实的热情,脚踏实地地走过二十几个春秋。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她将继续奋斗,按照标准要求自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倾注自己阳光般的爱心,让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让每一朵鲜花灿烂开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信息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3687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4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