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党工建设>>工会工作>>师德师能>>文章内容
师之魂
发布时间:2017-05-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敏明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题记
这是在春天,一个平静的午后,各种年龄段的老师相聚影院,共同欣赏一部普通的公益励志影片。这部饱含高原气息和黄土馨香的电影,用黄河源头那样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现给我们一个动人的故事——《无手老师》,令人动容的师之魂。
《无手老师》根据小学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拍摄的。他作为一名身残志不残的乡村教师,身体的残疾没有摧毁他的意志,从小就意志顽强,客服重重困难,立志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种精神,在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马复兴无疑缔造了一个关于梦想与情怀的奇迹。更令人敬佩的是,这名乡村残疾教师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成为当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本片让我震撼的,必然是马老师那句:我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为此,他一个个去找,将失学辍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每个月都入不敷出,大部分收入捐赠学生,补贴学校;甚至供养,资助学生上学。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感动每一个人。不禁让我感慨,这是当今真正所谓的师之魂!
代课老师马复兴,经历人生不幸,各种异样眼光,命运终于给了他机会:他成为了一个小学代课老师。他倔强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对这份责任执著的追求,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在当今社会上,这种精神和信念似乎是很难在城里的孩子甚至成人身上找得到。片中马复兴那被高原烈日拉长的身影和满眼黄土却闪烁希望之光,是何等的震颤人心,就只是因为那么一个简单的信念和职责!再来看看马复兴代课的小学,只有几位老师,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几间破旧的教室,这也能算学校?像我们的学校,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我们与他们相比,实在是太幸福了。反观我们现在的老师,随着党和国家的政策的惠及,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个人觉悟和道德标准却越来越有问题:更多地心思不在个人提升和教书育人,而在于个人收入的不满,岗位的高低,以及个人生活作风的腐化。“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只是口号,这是多么让人可悲的事!与马老师相比,我觉得自己很卑微,很渺小……
我反思许久,如何去做呢?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当了这几年的老师,也当了这几年的班主任老师。其间我明白了:爱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俗话说:“有才无德是罪人,有德无才是庸人。”在育人方面,我始终坚持“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学生,你叫别人做什么,你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做;你对学生说什么,你先想一想自己愿不愿意听。
《无手老师》里面的故事情节甚是感人,马复兴励志的一生尤其让人感动,使我那双盯着银屏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一次又一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信息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3687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4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