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试 攻 略
今天是4月8日,初一初二的同学们是不是都在准备4月17、18、19三天的期中调研?初三的同学们,新课结束考试刚结束,也都在为5月初的第一次模考做着准备,是不是?有人说,人生如考场,考试无处不在,的确如此,在我们身边,就连踏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各种考试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更何况学生时代的我们?每位同学都想在每次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但是大家是不是发现,知识越学越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还真不少,很多同学反映自己掌握知识点的效果不佳,考前越发觉得好多知识来不及记了,于是就有可能乱了方寸。老师觉得,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平时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公式、原理、方法等等需要记住,这些知识最好是记一次,永远不会忘记的那种,这样一来,考前就多了一份沉着与淡定。今天老师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考试攻略”,其实是平时提高学习效率的小技巧,供大家参考。所谓功在平时,就是这个道理。
技巧一、先理解
大家都知道,任何知识,死记硬背最吃亏,为什么?太容易忘记了。高效记忆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之后的记忆会更快更牢固。
比如律诗有四联,按顺序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四联的顺序,首联和尾联基本上没有同学会记错,但是有些同学经常会把颔联和颈联的顺序搞错,假如考试的时候让你分析颈联两句的含义,你分析了颔联,那么辛辛苦苦写的答案一分都没有,真的非常遗憾。怎么才能不搞错顺序,其实给四联命名的时候就是有讲究的,首,头的意思。尾,尾巴,最后的意思。颔,下巴的意思。颈,脖子的意思,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下巴在颈脖子的上面,那当然第二联就是颔联,第三联就是颈联了。这样一来,当你理解了颔和颈的含义的前提下,你还会搞错颔联和颈联的顺序吗?我想,永远不会。所以理解是记住知识点的前提。千万别在记忆之前想着节约时间,偷个懒,就死记硬背一下算了,其实功夫宁可花在前面,效率是事半功倍的。等你忘记某个知识点后,想要再来重新记住它,还是要浪费时间的,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技巧二:找关键
生活中同学们玩过这样的游戏,别人给你一副图,让你找亮点是不是?学习上也是如此,给你一句话,让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那么我想,一般情况下,这句话中的每个字不可能都是重点,我们要学会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或短语来分析,看它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它运用这种方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以上举的是一句话的例子,那么几句话,几段材料,乃至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会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就能帮助你轻松答题。并且聪明的同学会发现,材料或文章中的关键处恰恰就是出题老师最喜欢命题的地方。
再举生活中的例子,比如24节气怎么记?你会发现24节气中有4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2分:春分、秋分。2至:夏至、冬至。这4立、2分、2至就是关键词。
技巧三、分层次
12生肖大家知道吧,就12个字,看起来记住它难度不大,但生活中老是碰到有些人永远搞不清这个生肖与那个生肖之间相差多少岁,是不是?其实我猜是他没有动脑子去记住这12生肖的顺序。现在我们用分层次的方法帮助他记忆。 12生肖分3组,每组4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分层次的好处是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以大化小,逐个击破。
24节气怎么记?先分4组,哪4组?当然是春夏秋冬4个季节,每组(每个季节)6个节气,6还可以分成3+3。比如春季的6个,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技巧四、找规律
自然万物皆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任何知识点也是,无论大小和难易,假如经过了你大脑思考后的重新组合,被你找到了某种规律,那么记忆会相当深刻。
比如电话号码怎么记?有的同学连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也会经常忘记,为什么?估计没有动脑钻研过那11位数字,11位数字,可以分三层3+4+4,3+3+5等组合,然后分析数字之间的排列是否有什么规律,或对称,或谐音等等。
比如“唐宋8大家”怎么记?规律是唐代2位,宋代6位。韩愈、柳宗元(寒流谐音)宋代6位,3+3,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同学们,老师介绍完以上4种技巧之后,你是不是发现,这四种方法其实不是孤立的,在具体的记忆过程中是可以结合起来运用的。比如24节气,既要理解每一个节气的意思,又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和关键信息,然后分4个层次,牢牢记住它。
繁星纵变,智慧永恒。任何知识点,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记住它。当然记忆之法,没有一成不变或千篇一律的,它是因人而异的,老师个人的做法也只是供大家参考,聪明的同学,只要你愿意动脑,你的办法肯定比老师的更厉害。
记忆之法,也因学科而异。各门学科也会有各门学科记忆的特点。
比如,英语单词或句式中的一些搭配,其实就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律。固定出现,那么这一部分知识就可以集中记忆。当然在具体的记忆过程中还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灵活应变地处理。
再比如,政史学科纲要性很强,比如历史,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历史如何定性,最好有所分类来记忆,效果更佳。目录,是提纲挈领的文字,概括性非常强。跟着目录背,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清晰,记忆效果也更佳。平时课间如有时间,可以和同桌互相问问题,挑对方知识点薄弱的地方考对方,这样很有趣,记忆也更牢。
数理化等学科,对知识的考察灵活多变,很难在试卷上发现曾经做过的题目,如何备考?老师这里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1、梳理知识树形图。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得高分会更轻松。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如能坚持总结梳理,消化吸收得会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方程式等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应当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好多同学又因为哪里算错、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各种难题。
4、综合和模拟。如果平时害怕接触压轴难题,在考场上解决难题的可能性就很渺茫。建议大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综合练习去训练,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对策。
最后再强调一下考试的纪律和要求:
1、认真学习考生守则,严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2、看卷时间先通览全卷,答卷时先易后难,充分利用考试的每一分钟答题或检查,不得浪费,个别同学更不可在考试期间打瞌睡。如有出现以考试违规违纪处理。
3、审题周密,答题规范,完整有序,因为阅卷一般是按点分步得分,千万不要空题、漏题,随意跳步骤等等。
4、考试是电脑网上阅卷,书写务必整洁,涂改方式也要讲究,要划掉重新写,不可以在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答题时务必看清题目序号和答题区域再写,尽量减少涂改纠错的失误,因为考场上赢得宝贵的考试时间,你就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希望同学们平时养成勤动脑、爱钻研的好习惯,加上考前高效的复习效率,考试时你一定会胸有成竹、逢考必过!加油!
何爱方 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