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明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仪态语言,会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端庄的行为,自然的教态,形象的手势语,适当的姿势等都会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只有教师富有活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才能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也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1、师德为先,模范为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摆正位置,以生为本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得误人子弟。教师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不能触犯我国的法律、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以学生为中心,有自知之明。现代教师礼仪和古代教师礼仪最大的不同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3、宽以待人,善于包容
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
4、仪态端庄,文明礼仪
仪态是指人的举手投足、站行坐卧的姿态。古人讲,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生命的活力、青春的气息是从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中展现出来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5、行为举止,得体自然
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举止要自然,不自然就有矫揉造作之意。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升旗仪式时,在这庄严时刻,应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6、言谈文明,准确合适
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7、行走规范,姿态优雅
教师行走按平时自然的姿态就可,目视前方,面带微笑。不需走模特的”猫步”,不需左右摇摆。与学生、同事或领导一起行走时注意:如横行:2人行右尊左卑,3人行中为尊,右2左3 ,如竖行:随行尊者在前、引领卑前尊后,(卑在尊者左前方侧身) 牢记:迎客走在前,送客走在后, 客过要让路,同行不抢道。
8、交谈亲切,和善待人
日常交往和工作之中,每个人和别人交谈,大体上来讲以下五个点要注意,称之为五不谈。这其实就是态度问题。第一不能训斥别人。第二,不能挖苦别人。第三,不要纠正对方。第四不随便去置疑别人。第五,不要随便去补充别人。关于谈话的形式,有三个要点。第一,谈话要文明,第二,说话要礼貌。第三,说话要规范。所以教师用语有六点禁忌,即:忌粗口、忌训斥、忌侮辱、忌讽刺、忌妄言、忌乱言。
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接待家长:强调“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9、服饰整洁、朴实大方
校园内不戴有色镜不留长指甲,不涂本色外的其它颜色的指甲油。不佩带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饰物,女教师不佩戴长而粗的项链,不佩戴手镯、手链、耳环,双手戒指不超过一只。不要将自己打扮成一棵"圣诞树"。
需要遵守三色原则,什么是三色原则?我们刚才讲了,全身颜色不多于三种。穿着切忌过分暴露,不暴露胸部、肩部、腰部、背部。不着过分透视的服装,裙子一定要到膝盖或以下。所以教师着装有六不准,过分杂乱,过分鲜艳,过分暴露,过分透视,过分短小,过分紧身。教师着装最基本的要求是:干净、整洁、得体、适应自己身材、性别、年龄的特点。要做到 :
(1)要体现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即所 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2)要展示运动健美的形体,这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
(3)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10、发部礼仪,庄重保守
在人际交往中,发部发型是被注视的重点之一。作为教师,应当像注重脸面一样注重头发。首先要做到干净整洁,无头皮屑、无异味、不凌乱、勤修剪。然后注意短发不光头,长发前不过眉,侧不遮耳,过肩宜扎起。 不要随便让它自然而然地披散过肩,那不太合适。长发不过肩。如果你要留长发的话,上班的时候,重要场合,头发最好把它束起来,编起辫子,用卡子或者发箍把它收拾收拾,不要随意散开。老师的发型一般要求庄重保守,女教师发型不宜追新潮、不宜染夸张色、不宜佩戴花哨发饰。
11、面部修饰,容光焕发
面部修饰,最重要的要注意除了整洁之外,面部多余的毛发你要注意。如:鼻毛、眉毛、耳毛。适时地加以修饰。
口部的修饰,要注意要无异味,无异物。吃完饭之后要及时刷牙,及时照照镜子。不要吃带有过分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教师是有良好教养的人,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口中异味会使人家倍受折磨。
化妆的要求,化妆要提倡自然,因为我们不是去上电视做节目,不是去舞台表演,没有必要搞舞台妆,不需要浓妆。涂香水适量洒些清香型的,目的是要避免在公众场合身上汗味太重。化妆是一种个人隐私行为,不要当众拿出小镜子捣持自己。
12、接听电话,文明用语
在上课时间,不能接听电话,不能玩弄手机。教师不能因为接听电话,打断教学,打断思维,浪费五十多号学生的学习时间。
平时接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询问。如:“您好!我是淹城初中X班的XX老师,请问你找谁?”或“您好!我是XX有什么事吗?” 放电话——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挂机。在办公室里接听电话声音不易过大,或可到走廊上电话交流。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工会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