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万同学家长说“您像一根以责任为支点,以方法为动力的杠杆,撬起了孩子们的希望”;陈晴家长说“一模以后,没有您的当头棒喝,陈晴不可能考到602分的分数”;学生张蔚秋说“您是我最喜爱的老师,没有之一”;学生黄伟说“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时,我都盼望太阳早点升起,因为我又可以看到您了”;学生张欣然说:“您像一只滑动变阻器总是保护我们,您像一只大灯泡发光发热照亮我们”;他,就是孩子们心中的斌哥,淹城初中的一位普通老师——倪永斌老师。
愿流年不负,时光不悔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多年来,倪永斌老师始终以爱心为桨,以方法为帆,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为了成为一名有温度的班主任,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他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求,加强心理疏导,对他们耐心相帮,真诚相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也让他与学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曾说过他是个幸运的老师,学生对他来说并不是沉重的包袱,而是蒙尘的金子,他要做的只是掸去上面的灰尘,还原金子本来的面貌,然后在不远处捧着一杯香茗,笑呵呵地看着他们闪闪发光。他也说他是个幸福的老师,看着孩子们学习时的努力专注,活动中的团结友爱,面对困难时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追逐梦想时的奋勇拼搏,都让他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就拿这届刚毕业的小王同学来说,倪老师初三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初次走进教室,就注意到了格格不入的他,当其他学生都在埋头认真学习时,只有小王背着书包落寞地坐在班级的最后,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倪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原来他出自单亲家庭,由于父爱的缺失,让他变得敏感、叛逆、厌学,开始不服母亲和老师的管教,被迫转学。幸运的是,他碰到了斌哥,消极的时候,斌哥及时给他鼓励,膨胀的时候,斌哥让他警醒,在他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关心下,小王同学变得越来越自信,进步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年级倒数,到最后中考考上了前黄国际,实现了完美的蜕变。接手时,最差的班他带过,最好的班也带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差转好,好转优,他经常化腐朽为神奇。以今年倪老师带的毕业班初三(4)班为例,他和语文曹老师、数学蒋老师、外语柴老师、化学徐老师、政治包老师、历史汪老师及体育包老师一起并肩作战,中考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超过75%,51个学生,中考没有一个发挥失常,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正常发挥的最高水平,部分孩子超常发挥,潘伟博同学更是取得了639的高分。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孩子们远走高飞,他原路返回,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愿来年不悔,梦想可成
他是一个外表强悍的老师,课堂上霸气十足,掌控全局;他又是一个内心温柔的老师,课后作业总是那么的少,他是如此的自信,源于他深厚的教学功底和课堂管理能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深入钻研教材及教学大纲,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章节的物理知识都结合自己的经验构建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物理模型。中学物理是一门难学的功课,曾经让多少学生扼腕叹息,久久不得要领,倪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让课堂变得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散漫,自己教的省心,学生听的尽兴。他以物讲理和见物思理的教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曾经的江苏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他所带的学生连续5年获一等奖人数居常州大市第一,2018年的三(5)班中考物理平均94.6分,他教的普通班平均分年年超区平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物理教学就是他的最爱,我们相信他肯定能再创物理教学的新高。
愿岁月可期,不畏将来
从教26年,他一直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勇挑重担,无怨无悔。他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那段话: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希望自己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他时时把爱和责任牢记在心间;一花一世界,一人一讲台,他将继续前行,做最棒的自己,做学生最知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