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更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为了学生能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提高劳动素养。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利用校内一隅,拓荒成园,开辟为春秋智慧农场。农场设计上独具匠心,根据古淹城遗址地图形状同比例缩小,完美的呈现出“三城三河”的精致构造,于空中俯瞰,美不胜收。
春秋智慧农场面积一期规划占地近2500平米,整体规划为:果蔬长廊、芬芳桃李园、特色种植园,班级农耕园,研学智慧温室等区域版块。
果蔬长廊:农场主道上方设计植物长廊,种植弥猴桃、风车茉莉、葡萄等爬藤植物,种植品种周期长、常绿、遮阳、美化。
芬芳桃李园:春天桃李争艳、花香四溢,约伴踏来;夏季蝉声阵阵,和风习习;秋季硕果累累、芬芳扑鼻;冬季白雪皑皑,踏雪寻梅。芬芳桃李园中种植了李子树、桃树、山楂树、杏树、柿子树等果树,寓意为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特色种植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诀伴随着农耕种植的日新月异。特色种植园中,长有白茶树、花卉(如杜鹃、月季、黄金菊、茉莉花等)中草药(如枸杞、车前草、板蓝根等)、野菜(荠菜、蒲公英、马齿苋等),品种丰富,供学生观察、学习、鉴赏,增长见识、提高素养。
班级农耕园:将农场外围划分出几十块“田地”,打造成班级农耕劳动实践区域,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农业操作田,不同季节耕种不同的素材和秧苗,老师带着同学们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搭架,经过亲身实践,同学们掌握了植物初步的栽培技术,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研学智慧温室:处于农场中心地带的研学智慧温室是整个农场的“大脑”,内含智慧农业管理系统。
智慧一:依托于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农场水肥滴灌设置。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将传感器植入土壤中或放入水培基质中,让传感器能够实时的接触到土壤、空气、水循环,从而读取所需要的土壤湿度、空气湿度、CO2浓度、水肥浓度、光照等数据,然后传输到自动化设备中。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分析后,能够实时看到植物目前生长条件的数据,直观的显示在LED电子屏幕上。当测量数据符合条件并传输到相应的节点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水肥的灌溉和其他的补给。
智慧二:使用节水滴灌模式。农场在水肥进行自动灌溉的同时,运用了节水滴灌的方法,对农作物有针对性滴灌,比传统灌溉节约了大量的水电及人工。
智慧三:在温室中,我们设置了潮汐苗床,用于将种子育成秧苗,通过温室内由自动化一体设备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育苗的时间要比室外环境下减少二分之一,同时也更容易成苗。
智慧四:温室中设置了湿度调节系统,主要使用湿帘及排风扇,当传感器感应到室内湿度不符合条件时,湿帘会自动进行滴水工作,排风扇自动开启,调节整个温室的湿度。
通过这样的智慧化管理,使得整个农场的良好的环境下,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智慧温室中,我们还设计了学生研学区域,学生可以在其中观看劳动视频,学习劳动方法,然后再付诸于亲身实践。
我校倾力打造春秋智慧农场,让青少年亲历农耕劳作,观察自然生态,了解农作物种植知识,见证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劳动中,体验艰辛、获取真知、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