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授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杨玉洁
基本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练习、巩固落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或电教媒体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良好且有效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在学习共同体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根据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共同体。
2、利用学案资料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学习共同体合理分工,成员共同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整理疑难。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
4、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而且在共同探究过程中,学习共同体成员必须合理分工,保证人人参与。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1、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展示交流。
2、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1、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在此基础上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3、及时对各学习共同体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习共同体中的负责人要做好相应记录。
五、反馈练习、巩固落实
1、根据教学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2、进行变式训练,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应变技巧。
3、学生做完练习后上交,教师批改,了解学生答题情况,督促学生完成、改正和巩固,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