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金属的性质
|
执教者
|
管雪娟
|
班级
|
九10
|
时间
|
2017.11.29
|
||
1.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3.认识一种反应基本类型:置换反应。
4.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5.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观点
|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
||||||||
课前准备:学案。
|
|||||||||
板块
|
展开教学的任务性问题设计
|
学生活动串设计
|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
||||||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
情景导入:展示部分生活中金属材料制成的产品
问题1:根据生活中金属的各种用途思考讨论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选择制造硬币的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
问题3:不容易生锈(耐腐蚀)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过渡)
|
交流、补充生活中金属的用途
学生回答
思考、交流
齐答:化学性质
|
学生交流、补充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学生代表交流、补充
|
||||||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
问题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引导学生回顾镁带和铁丝的燃烧实验现象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学生实验:加热铝箔、加热铜丝或铜片
介绍铝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氧化铝膜
3.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怎样概括?
问题2:金属与酸的反应
学生实验:Mg+HCl Zn+HCl
Fe+HCl Cu+HCl
问:这样的现象说明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样吗?
问:实验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给出氯气的颜色
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FeSO4 还是Fe2(SO4)3呢?
问:Mg、Zn、Fe等与稀硫酸能发生与稀盐酸类似的反应,你能描述实验现象和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问: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从物质类别角度说出它们反应物生成物的共同点
|
回忆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观察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观察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
猜想
书写Mg、Zn、Fe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FeSO4 、Fe2(SO4)3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
描述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
组内交流讨论,给出一份答案
思考、交流、归纳
|
教师巡视
学生描述、书写
教师巡视
学生分别从反应的难易程度、实验的剧烈程度等方面小结,老师补充
学生代表回答活动性:Al>Zn>Fe>Cu
学生交流、完善
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
学生代表交流
投影部分小组的答案并分析
学生代表交流
|
||||||
三、置换反应
|
问题1:Mg、Zn、Fe等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问题2:什么叫置换反应?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不是置换反应的
问题3:我国古代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原理是什么?属于什么反应?
|
思考后对照书本理解
对一些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判断
分组实验、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
学生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并互相纠错
学生交流现象、得出结论,并在教师引导下会说出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
||||||
归纳小结练习
作业
|
详见课件
《反馈》P84第一课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