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首页 图书馆概况 馆内动态 读者导读 管理制度 名著欣赏 返回首页
最新动态
你有念念不忘的食物吗?…
学生作品 深山烤酒香
2022年武进区七年级美文…
新书推荐 蹦极
学生作品 至暗时刻
新书推荐 星光少年成长…
名著欣赏
你有念念不忘的食物吗?…
学生作品 深山烤酒香
学生作品 至暗时刻
学生作品 沁园春•…
学生作品 那家面馆
学生作品 羽人计划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专题导航>>图书馆>>名著欣赏>>文章内容
美文欣赏 教书与读书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30日    点击次数:     作者:龚文琴    来源:本站原创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教书之人何以不读书?

一是无空读。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普遍偏重,有的甚至是超负荷工作。每天光是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就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繁杂无效的所谓备课(其实就是年复一年的抄教案),劳形伤神,白白浪费了老师们许多宝贵时间。教师成天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读书。

二是无书读。教师案头上堆放的除了学生作业本、课本、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和教辅资料外,几乎很难见到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更不用说是名家大师的教育经典著作了。偶尔发现一两本挂在墙角的教育期刊,也似乎很少有人读过。有的教师坦率的说自己从学校毕业出来,除了教参书外,压根就再没有认认真真读过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其他书籍也读的非常有限。再走进学校图书资料室,书架上大多是一些尘封已久的旧书刊,传统或现代的教育名家的经典著作在这里难觅其踪。有的学校校舍盖的豪华气派,绿化美化漂漂亮亮,电教设备一应俱全,但图书室的藏书却是那些发黄过时的书籍。新华书店(尤其是县级新华书店)充斥的是各类教辅读物,城镇公园图书馆也难觅教育类图书的踪影。

三是无心读。受市场经济思潮影响和形形色色的娱乐休闲活动的诱惑,全民读书风气日益衰落,教师也感染了阅读恐惧症。再加上近十几年来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实际上的逐渐下降,教师职业退去了昔日神圣和虚幻的光环,而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教师变得更加现实,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凡此种种,教师失去了读书充电的原动力和阅读兴趣,也就很难有心思坐下来精心读书了……

教师长期不读书,张口全是陈词滥调,讲课只是当教参书的传声筒。上课照本宣科,讲解人云亦云,板着脸孔说教,自己无动于衷却假模假式地抒情,其面目必然可憎,令学生生厌。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书本的滋润,缺少智慧的阳光,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干缩枯萎,思想底色就暗淡无光。为人师者,本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的理论素养,宽厚仁爱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的人格品质。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和接受名家大师经典洗礼的基础上。多读一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就会多一分高雅的品位;多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就能多把握一分教育的真谛。

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教师只有有了一定的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活力的大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教书之人爱读书、多读书,不仅是职业需要,更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吧。

------摘自《教师博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36872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信息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